Archive for July, 2009

齐格弗里德与小丑

Posted: 19th July 2009 by Jiang Helen in 音乐

周四晚上在天津大剧院第三次看了“芭蕾皇冠上最明亮的一颗钻石”天鹅湖。 单就故事本身来说,齐格弗里德和和奥杰塔的故事是为数不多的使我百看不厌的王子与公主的故事。无论上演多少遍,依然感觉那么新鲜可亲。故事本身甚至比胡桃夹子还简单,但重要的是这不是小孩子课本剧,可以任意改来改去,它将千百年来人们对于王子公主童话的向往浓缩起来,将自然与人类社会连接起来,将宫廷的洛可可与世外桃源的天鹅湖的进行对比,引起了人们情感上最基础最简易的甚至于本能的共鸣。依然不可救药地喜欢小丑。小丑正是在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中担纲了“线索”的重要角色。小丑外表快乐而单纯,但内心确如明镜。身上的一半红黑相间一半白色代表着他其实是魔王与齐格弗里德的混合体,是故事最直接的见证者,或许观众在他的身上看到了自己。小丑甚至连男二都算不上,但没有他,整个故事便显得支离。四幕场景中,第一幕和第三幕小丑甚至起到了框架的作用。 我不懂芭蕾,但至少我可以从老柴的音乐里听出一点点端倪。第一幕的华丽的舞曲中小丑的“酒杯舞”,第一幕结束时出现的天鹅湖主题,第二幕的四小天鹅,第三幕中盛大的西班牙舞、那波里舞、查尔达什舞……尤其喜欢双簧管吹出的天鹅湖主题,其他任何乐器也不会产生如此凄美的效果。这次的白天鹅双人舞感觉分量不够重,二人看起来草草一抹就结束。倒是白天鹅群舞出场时间较长。布景很华丽,尤其是第三幕,灯火辉煌,演员们的服装也是极尽rococo,光辉得耀眼,视觉上非常好。恶魔和黑斗篷出场也很帅,再加上变速的天鹅主题令人眼前一亮。 黑天鹅双人舞一直是我最喜欢的部分。黑天鹅不似白天鹅柔美,但动作伶俐,有韵律感,孤傲而冷酷。最爱米哈里琴科的几个漂亮的挥鞭转和阿拉贝斯克。 白天鹅的饰演者中最喜欢叶夫捷耶娃。她真的就是白天鹅。白天鹅在这一刻和她化为一体。白天鹅的段落最爱第四幕结尾斗恶魔那点,尤其是悲壮的主题响起时。   写了这么多才发现文章竟然游离在题目之外。开始想写的内容这是竟一点也想不起来,滑到哪写到哪造成了这样的结果。其实,我是一边看盘一边写的,思想一边梦游一边跳跃,又一个晚上伴随着swan lake度过。其实这真是一种快乐。有时睡觉时哼着那波里还能哼醒了呢。

有关笔记的不记得与不计较

Posted: 13th July 2009 by Jiang Helen in 胡言乱语

大忙了一整天,把屋子彻头彻尾的收拾干净,依旧没有找到那些笔记。 我不喜欢收拾屋子,即使很乱我也会记起随手放置的东西在哪个角落里接土,因此收拾屋子对于我来说完全没有必要。这次的大动工全因为那些笔记。 明明放在学校的书桌里,却不见了。于是我曾以为它们好好地躺在家里的某处。屋子收拾好了,很干净,干净的没有一丝笔记的痕迹。曾经有人要买我的笔记,我一口回绝。我原想好好保存它们的。像保存全班的感谢小条一样保存它们,像保存泛黄的信一样保存它们,像保存记忆一样留住他们。   好几本硬皮的、有着美丽封面的、我工工整整写的、用全一色的黑色水笔记录的、我引以为豪的、我原打算保存一辈子的笔记不见了,在半年前不见了。 有三本政治笔记。一本是哲学的,全蓝色彩页,相信坐在我周围的同志们对这本笔记还会有些印象。高一时最爱的课是哲学,从不睡觉,从不走神。一本是政治生活那本书的,封面是梵高的向日葵,我当时决定即使内容再无趣,也要让我的笔记配得上这个封面。还有一本是总结的,好在曾经给小乖印过一份,只要她没丢,我好歹还能见见复印版的。 有一本历史笔记。是螺旋页的,扉页上写着“祝贺你获XX前十名特此奖励”云云。初二时的奖励本,高三才拿出来用,书写时小心翼翼,连大括号都同齐。我最好的一本笔记,却获得了最坏的结果。 有两本数学笔记。老贾智慧的结晶。都不见了。 其他几本,印象模糊。   我常常会给要离开的东西照相,再微小,对我也是有意义的。而它们连一张遗照也没有留下。 我一直说服自己不是别人拿走的。是我自己的粗枝大叶,是我的头脑不清醒。我郁闷,但无力抱怨。曾失去多少东西,忍受多少人有意无意的愚弄,我都不会计较。只有这一件事,令我大半年过后仍耿耿于怀。我的高中三年白活了,因为失去了它们。我想拼命挽留住这一段日子,这段奋斗的日子。日子藏在笔记里,笔记走了,日子也走了。   我在半年里梦见过我的笔记。梦见了金灿灿的向日葵和那里面只有我自己明白的标识,梦见扉页上的M,梦见里面熟悉又陌生的字体。再过些日子,这些有关笔记的失落、自怨自艾统统会不见。有关笔记的记忆也会为今后的一切腾出地方。 关于笔记的一切,我不会再提,我会尽量避免想它们,尽量避免梦到它们,尽量避免因它们而再次失落。   从小到大一本书也没买过破烂的我,竟连把最珍贵的笔记卖破烂的机会也没得到。